
【会员论文】电子科技大学罗小蓉教授团队:不同封装结构下氧化镓器件的热分析
日期:2025-08-19阅读:24
由电子科技大学的研究团队在学会会议 2025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lectrical Energy Conversion Systems and Control(IEECSC)发布了一篇名为 Thermal Analysis of Gallium Oxide Devices Under Various Package Structures(不同封装结构下镓氧化物器件的热分析)的文章。
背 景
氧化镓(Ga2O3)是制造下一代大功率器件的理想材料,但其最大的瓶颈是极低的热导率。这种低热导率会导致器件在大功率工作时产生严重的自热效应,使得器件结温(junction temperature)急剧升高,从而限制其性能输出、降低可靠性并可能导致热失效,在封装层面进行高效的热管理,是氧化镓器件在高压大功率场景应用的关键。因此,对比不同封装结构下氧化镓器件的散热效果,可为高压大功率氧化镓器件封装提供参考。
主要内容
氧化镓(Ga2O3)器件具有高击穿电压、低功耗和经济制造等独特优势,但其较低的热导率严重限制了其性能。高效的散热封装是镓氧化物器件应用的关键。本文建立了采用压接封装、焊接封装和 TO 封装的 Ga2O3 模块有限元(FE)模型,模拟了稳态额定工况和瞬态浪涌工况下的热分布,并开展对比分析。首先,提出了采用压接封装、焊接封装和 TO-247 封装的 700 V/10 A Ga2O3 二极管模块 FE 模型。其次,分别对稳态额定工况和瞬态浪涌工况开展模拟,并进行热分析。最后,基于模拟结果,对高功率 Ga2O3 器件封装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和讨论。在三种封装中,压接封装在额定工作条件下对芯片的热管理、在浪涌工况下芯片温升抑制方面均表现最佳。
创新点
● 通过有限元模拟,对多种封装技术在 Ga2O3 器件热管理效果,进行了系统性、定量对比分析;
● 清晰揭示了压接、焊接、TO-247 三种封装结构对氧化镓芯片热管理效果;
● 在稳态额定与瞬态浪涌工况中,压接封装结构对氧化镓热管理效果均最优;
● 该研究为未来大功率 Ga2O3 器件的热设计和封装方案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指导。
结 论
在本研究中,提出了采用压装、焊接和 TO-247 封装的 Ga2O3 模块有限元(FE)模型。模拟了稳态额定工况和瞬态浪涌工况,获取温度分布并开展对比,得出主要结论如下:
1) 在稳态额定运行条件下,与焊接和 TO-247 封装相比,压装模块中芯片平均温度(Tave)分别降低了31.8% 和 29.8%,最高温度(Tmax)分别降低了25.3%和22.8%,展现出优异的散热性能。
2) 在 10ms 瞬态浪涌条件下,与焊接和 TO-247 封装相比,压接封装模块中芯片的平均温度(Tave)分别降低了18.9% 和 9.7%,而最高温度(Tmax)仅分别降低了12.4% 和 2.1%。这一现象可能归因于芯片边缘区域散热性能不足。

图1. 压接式 Ga2O3 模块的结构。

图 2. 网格划分后的压接组件有限元模型。
DOI:
doi.org/10.1109/IEECSC64206.2025.1109980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