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【国内论文】中国科学院&营口理工学院:用于快速且高响应垂直光电探测器的超薄准2D Ga₂O₃打印技术
日期:2025-07-30阅读:54
由中国科学院及营口理工学院的研究团队在学术期刊 npj 2d materials and applications 发布了一篇名为 Printing ultrathin Quasi-2D Ga2O3 for fast yet highly responsive vertical photodetectors(用于快速且高响应垂直光电探测器的超薄准 2D Ga2O3 打印技术)的文章。
项目支持
本研究部分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(项目编号:91748206)资助。
背 景
光电探测器(PD)是一种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仪器,广泛应用于飞行引导、环境监测、图像传感、工业控制、光通信、红外测量等领域。响应时间是衡量光电探测器性能的重要参数,它描述了光电探测器对输入光信号变化的响应速度。快速响应光电探测器在光通信、高速摄影和生物医学成像等领域需求旺盛。尽管传统无机半导体材料具有高载流子迁移率的优势,能够实现光电探测器的快速响应,但其生产工艺复杂且成本较高。Ga2O3 具有优异的化学稳定性、高击穿场强(~8 MV/cm)和超宽带隙(~4.8 eV),已被广泛应用于微电子学、光电检测和存储等领域。近年来,研究人员试图通过降低工艺成本并提升 Ga2O3 紫外光电探测器的光电效率,验证了基于多种结构框架的 Ga2O3 光电探测器,主要包括金属-半导体-金属(MSM)光导型光电探测器、肖特基光电探测器及异质结光电探测器。
主要内容
紫外线探测器具有信号处理简单、误报率低、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,在国防和民用领域均有广泛应用。氧化镓(Ga2O3)在光探测领域具有巨大潜力,但其响应速度较慢,阻碍了实际应用,因此亟需开发响应速度快的替代方案。本文首次通过液态金属打印策略,制备了超薄准二维(2D)Ga2O3 垂直紫外光探测器,其通道长度极短。该器件实现了超快响应时间(≈1.18 μs)、高灵敏度(≈2.8 × 1013 Jones)、大开关比(~107)及低暗电流(≈10 pA),其性能与商用材料相当,充分展现了其在光探测技术领域的巨大潜力。基于液态金属打印工艺的高性能低成本光探测器为 Ga2O3 在紫外线检测领域的广泛应用奠定了成功基础。这表明新型准 2D Ga2O3 器件在下一代光探测技术中具有巨大潜力。
结 论
研究团队成功通过液态金属打印工艺获得了大规模高品质的准 2D Ga2O3,并在此基础上首次构建了垂直结构的 ITO/2D Ga2O3 光探测器。通过器件结构创新,显著提升了光探测器的性能。ITO/准 2D Ga2O3 结构有利于光生载流子的产生,且由于半导体通道长度缩短,这些载流子在复合前可被高效收集。这些优势使光探测器实现比平面器件更快的光学响应速度(特征响应时间为 1.18/3.09 μs)。据作者表述,这一质量因子在所有已知 Ga2O3 光探测器中处于顶尖水平,并与顶级无机商业产品(如 PbSe-TiO2-G, MoS2/Si 和黑磷)相当。同时,当前薄膜探测器展现出优异的光探测性能,包括高灵敏度(200 μW cm−2 光强度下为 115.5 A/W)、显著的开关比(~107)及低暗电流(≈10 pA)。并且制备了一个包含 36 个光探测器单元的阵列器件,其光电性能具有优异的均匀性和稳定性。进一步利用该光探测器阵列作为光敏元件构建了紫外光成像系统,并获得了清晰的紫外 2D 图像。这项工作解决了 Ga2O3 探测器难以兼顾高灵敏度和快速响应速度的难题,表明准 2D Ga2O3 器件在高效光探测应用中具有巨大潜力。预计这些光探测器将在广泛的超快光探测应用中发挥重要作用。

图1:2D Ga2O3 薄膜的制备过程及形态。

图2:2D Ga2O3 的结构与化学描述。
DOI:
doi.org/10.1038/s41699-025-00574-0